《好书伴我成长,共建书香校园》—— 初中部副校长温树娟于升旗仪式上演讲
发布时间:2020年11月16日    访问:


书伴我成长,共建书香校园

温树娟

     

       之前有段时间,网络上有个段子很火:说一大学男生毕业时送同寝室的同学坐高铁。临上车前,笑着对室友说了一句:“我去买几个橘子,你就站在此地,不要走动。”室友愣了一下,幽幽地回了一句:“都快走了,还买什么橘子!”很多人表示没有理解,于是有人长叹一口气,这年头,不好好读书,连段子都看不懂了。其实,读过书的同学都知道,这翻对话是出自朱自清先生的《背影》一文。文章描述了父亲在火车站送儿子的情景,这是父亲叮嘱儿子的话,也藏着对对方的不舍和想念。里面的细节,想必在座的同学都知道。而这样一句很“有文化”的调侃,比千言万语更有力。
        通过这个事例,我想告诉大家一个很简单的道理。那就是“不读书,真可怕”。
        关于读书,我们在校园曾做过一个这样调查,第一,你的父母在家会有经常读书的习惯吗?第二,如果放假的时候,老师没有布置读书任务,你是否还会坚持看书?调查结果是:全班56个人中,父母在家经常看书的只有8个人,仅占了16%,而同学们在家会乐于看书的也只有12人,约占了21%。
        这个调查结果,其实也在我们的意料之中。我们不妨看看我们身边,刷朋友圈、聊游戏、聊电视剧的有很多,却有几个人能在一起聊一聊最近看的书?聊一聊有什么心得体会和收获呢?
        苏州大学教授朱永新曾说过,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,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。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,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;一个国家谁在看书,看哪些书,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。
        可调查报告显示:2017年我国成年公民人均纸质阅读量为4.66本,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.12本,总共也只有7.78本。但在以色列人口不足一千万,建国时间只有70年的国家却高度重视阅读。就是这个小小的国家,诺奖获得者就8位。而纵观诺贝尔奖历史,获奖者中有犹太血统的比例高达18.5%。这个民族哺育了马克思、爱因斯坦、柴门霍夫等等一批人类最杰出的人。而我们国家,到目前为止,获得诺贝尔奖的只有莫言和屠呦呦两位。看了这组数据对比我们有什么感想?是不是跟我一样,有一种危机感?我们在阅读上的落后,或许在若干年之后,就是国民精神文化的落后!我迫切地感觉到:养成阅读习惯,倡导校园全民阅读,迫在眉睫。
        也许有人会说,我也想读书呀,但是没有办法读。我们在学校,功课太忙,没有时间读,没有精力读,也没有那种悠闲的心情阅读。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,阅读本来就是学习的补充,也可以是很好的放松。很多人在平常学习中有很多碎片化的时间,宁可选择去打闹,逛校园,跑超市,也不愿意静下来,好好读一本书,还美其名曰“不是我不爱读书,只是因为我太忙碌”!
        同学们,在我们电子设备这么多样而丰富的今天,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快餐化的时代里,我们是不是需要保持一份精神的追求,是不是需要填补一下我们思想上的不足呢?沉下心来,只有阅读,能够让我们做到。
        为此,我向全体师生倡议,希望大家积极参与读书活动,认真完善班级图书角和积极进行书香教室的建设,建立“好书交换站”,同学共读,师生共读,与家长共读,在“读、写、换、赛”的过程中共同分享读书的乐趣。让我们与书为伴,与书为友,共同营造书香校园!让读书成为习惯,让浓郁的书香能够充盈廉实校园的每一个班级,每一名同学,让师生共同读书成为学校一道永恒而亮丽的风景线。让读书生活,伴随着我们成长的每个脚步,更加自信、充实地走向美好,走向未来!我的发言完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