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严以律己,宽以待人》——学校副校长余海进于升旗仪式上演讲
发布时间:2023年04月24日    访问:


  尊敬的各位老师,亲爱的同学们:大家早上好!

  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《严以律己宽以待人》。
  “严以律己宽以待人”是古人的一种思想和主张,自古以来被视为金玉良言,并借以进言他人,抑或自警。
  有这样一个小故事:春秋时齐国丧君,大臣们紧张地开始策划拥立新君。齐国正卿自幼与公子小白非常要好,便暗中派人去召小白回国即位。同时,也有人要接年长一些的公子纠回国为君,而鲁国也正准备护送公子纠回齐,并派管仲带兵在途中拦截回国的小白。双方相遇,小白被管仲一箭射中身上铜制的衣带钩,险些丧命。为了迷惑对方,小白佯装中箭而死,乘一辆轻便小车,昼夜兼程向齐都驶去。公子纠及鲁军以为小白已死,稳操胜券,便放慢了回齐的速度,六天后才赶到。这时小白早已被拥立为齐君,并发兵乾时,大败鲁军。小白登上了齐国国君的宝座,他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齐桓公。
  齐桓公做了国君,心记一箭之仇,常想杀死管仲。当发兵攻鲁之时,鲍叔牙对桓公说:“您要想管理好齐国有高候和我就够了;您如想称霸,则非有管仲不可!”桓公胸怀大度,放弃前嫌,当即接受了鲍叔牙的意见,并派他亲自前往迎接管仲,厚礼相待,委以重任。得到管仲之后,桓公如鱼得水,如虎添翼,找到了帮他振兴齐国的人。管仲在桓公的大力支持下,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,很快就实现了国富民强;这就是齐桓公对管仲的宽容。
  三国时期的刘巴与刘备也是如此。刘巴可以说是一贯反对刘备的人。曹操带兵攻打刘备,别人都跟随刘备南下,唯独刘巴却向北投降了曹操。赤壁之战后,刘巴被困在荆州,诸葛亮写信劝他归顺刘备,刘巴依然不肯,又投降了刘璋。刘备和他的将领都非常痛恨刘巴。但在攻打刘璋即将破城时,刘备却下了一道命令:“谁要杀了刘巴,我就诛他九族。”因为刘备知道刘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,所以以宽恕之心对待他,后来刘巴甚至还做了刘备的尚书令。
  只有严于律己并宽以待人,才能够消除隔阂,化解误会,赢得友谊,广交朋友,当然也有益于身心健康。山宽恕了流水在自己躯体上的拍打而更加俊秀,水宽恕了山阻挡自己的流向而更加蜿蜒灵动。古往今来,有多少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有识之士、大度之人用宽容之心,换来了美好的人际关系和如日中天的事业,又有多少平民百姓用宽容和知足常乐的心态换来了健康长寿。
  宽容是一种美德,也是一种人生智慧;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态,也是一种处事的哲学;宽容是一种自信的微笑,也是一种从容。严以律已宽以待人,就会给自己增加进步的机会和动力,就会给大家的生命增加一份爱心。在《增广贤文》中有这样一句话:“以责人之心责己,以恕己之心恕人。”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。在你不能宽容待人的时候,你必定不能严于律己。不能宽恕他人,你的宽恕就只能用在自己身上。你对自己的一切过失,无论大小、不分轻重,一概包容,自然不会严格要求自己。
  在廉实这样的大家庭里,生活着一万五千多名师生员工,我们的人均空间比较小,会有各种规范保证我们能够正常学习和生活,所以每个人都要严格要求自己,检视自己的言行,从身边点滴做起,从小处做起,保持宽容之心,不损害大家的公共利益;以平和之心处理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小矛盾和小问题;按照“以责人之心责己,以恕己之心恕人”方式处事。大家知道:北京大学的“思想自由,兼容并包”这里的“包”就是包容宽容的意思。北大的教书先生有清朝的遗老,有革命家,有留学归来的学者,有当时的知识分子和博学者,还有没有文凭或者考不上北大的人,如果没有蔡元培先生的包容,这些人是不可能聚在一起的,就不能形成磅礴的北大盛誉。如果有时间有机会,我们可以去读一读蔡元培先生或者《蔡元培传》,看看这位24岁就中进士却不愿意为官的人是怎么为人处世,怎样度过他惊涛骇浪而又传奇的一生的。他既是一名刺客,也是一位革命家,还是著名的教育家,是北大历史上最有名的校长,没有之一。他的继任者蒋梦麟(执掌北大17年的铁腕校长)曾说,“蔡元培是北大的功臣,自己最多是北大的“功狗”而已”;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“学术泰斗,人世楷模”;蔡元培先生一生宽厚待人,“不苟取、不妄言“是蔡元培的家训,他一生以此自律,未曾背离。假如我们也能学到蔡先生分毫,体会到蔡先生点滴的卓见,那么我们的和谐校园就会更容易成型,我们的凤凰花就会开得更加灿烂。
  让我们在这美丽的春天里,修身读书,律己宽人;学出风采,学出效果,成人成才,从廉实出发,走向更广阔的人生舞台。
  我的演讲到此结束,谢谢大家!